由于證據不足,以及針對該項訴訟的法律條款目前尚屬空白,在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清華大學“培訓門”事件最終以原告于博的敗訴而暫時畫上了句號。
閱讀全文...
|
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鐘朋榮……正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師,吸引千萬身家的老總于博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總裁研修班”。但至今課程將盡,這些專家學者無一在課堂上露過面。
閱讀全文...
|
博狀告清華所引發的“培訓門”事件已經被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了。不管于博的官司最終是什么樣的結局,這次狀告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至少揭開了一個蓋子,讓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和執行部門都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幾年來掀起的天價培訓熱潮.
閱讀全文...
|
昨天中午看到CCTV新聞頻道播出的整點新聞中,有一位清華大學教育學院總裁研修班學員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從而引發了社會一片嘩然。優秀的師資力量是吸引于博的地方。所以當他支付了37000元學費后,
閱讀全文...
|
在我曾經居住的湖南,“殺豬”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欺客宰客。無良小販見面時常互問“今天殺到豬沒?”
閱讀全文...
|
“所謂愛的能力是吸引你所愛的人更愛你,而不是去緊緊抓住對方。”這是復旦大學某學院SWP智美女性戀愛課程中,向學員傳輸的一種愛情理念。
閱讀全文...
|
新年春節期間,讀報看書上網;得到一些信息,不禁感嘆唏噓。
閱讀全文...
|
記者在采訪沈陽博宇集團總裁于博訴清華大學涉嫌“虛假招生宣傳”官司的過程中,發現各類高校創辦的“總裁班”等培訓班,還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疏于管理乃至管理混亂。
閱讀全文...
|
沈陽博宇集團總裁于博以涉嫌“虛假招生宣傳”把清華大學告上了法庭。一審法院以起訴證據不足等為由判處于博敗訴。于博不服一審判決,已經決定上訴。這起“總裁班”學員狀告“總裁班”主辦單位的訴訟之所以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總裁班”引出太多的法律思考。
閱讀全文...
|
沈陽博宇集團總裁于博花3.7萬元錢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的學習,發現招生廣告中承諾的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并未到場授課,于博以涉嫌“虛假招生宣傳”把清華大學告上了法庭。
閱讀全文...
|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 李莉)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最新統計,最近幾年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訴熱點問題增長迅速。2008年中國消協共接到關于教育消費的投訴2468件,比2007年上升31.6%,增幅甚至超過了食品和醫療消費。
閱讀全文...
|
08年12月初我寫了一個【議案一“關于提請國家在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進行商業模式升級研究和試點的議案”,如能實施將為我國每年能多創幾十億效益】,通過各種方式已列為沈陽鐵西區、沈陽市、遼寧省的人大建議。
閱讀全文...
|
于博訴清華大學總裁班質量縮水后,“北京大學變革管理與領導潛能開發高級研修班”項目負責人張家麟近日也將北京大學告上法庭,名校深陷培訓門。昨日,本報約請了三位出席本次兩會的人大代表,請他們談談對名校培訓門的看法。
閱讀全文...
|
我已經提起上訴了,正在等候開庭通知42歲的于博,在電話中操著濃重的東北口音對記者說。在等待開庭的這段時間里,他主要做的事情是收集有關高校繼續教育行業現狀的資料,令他特別感動的是,這些資料大多是來自于未曾謀面的網友、讀者或電視觀眾。
閱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