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原創: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總裁學員”中了名師的毒! 上了清華的當?)
轉載此文章網站:新浪、新浪新聞中心、網易、解放網、東方網、天益、西部網、海都資訊網、高中生網、沈陽網、平頂山新聞網、中國三楚傳媒網、大學生校內網、楚天都市報、蘇辛工作室、豆瓣網、張敏的博客、南懷謹論壇、華律網、貴州信息港、網上看報、安徽新聞網、網上讀書園地、三明時代網、信網、煙臺培訓吧、福清海口中學、展現網、網上讀書園地茶社轉貼、中國西部網、中國蘭州網、中國企航網、廊坊新聞網、環球英語網校、傲雪網絡、文化中國、重慶損害賠償律師在線、三江潮、復興論壇、中國商訊網、熱點新聞播報、DAX論壇(私企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
中國經濟網、蘭格鋼鐵(有色金屬爐料公司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
四川在線、天涯社區("總裁學員"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索賠10萬)
蘇州新聞網、瑯琊區司法局網、中華快訊、澳門教師人才網、農民進城打天下博客、云南教師人才網、深圳培訓吧、揚州網、長赤九義校、千禧網100、膠東在線、沈藥大院、金黔教育、冷水灘新聞網、教育城、嘉興在線(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被訴名不符實 遭索賠10萬)
廣西新聞網、好好網、臺海網、第一家政、今日高郵、南國紅豆、車城熱線、趣海網、信江在線、第一調查網(私企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
遼寧培訓網、搜狐新聞網、中國寧波網、寧夏信息港、東北新聞網、365前程網、大河網、品牌世家、中國經濟網、溫州網、東北教育網、國際信用監督網、中安在線、黃河新聞網、星島環球網、mingling的博客 、呼和浩特在線(沈陽私企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 索賠10萬)
華商網、百靈網、cctv復興論壇、中華管理論壇(私企老總狀告清華招生欺詐 課程被外包給個人)
中國吉林、邯鄲新聞網、四川新聞網太陽鳥時評、東陽新聞網、聚友網湘鴻公子的空間(清華釣魚,愿者上鉤)、新華報業網(狀告清華“總裁研修班”拷問了什么?)
河南省教育網、中國青年網、價值中國、商都法律網、周口市教育局(清華大學被訴招生欺詐 招生廣告上說的名師一個沒見,私企老總狀告清華索賠10萬元)
臺海網論壇(清華辦班掛名師“羊頭”賣的什么“肉”)、評網
求學網、中國大學生網(清華大學光明正大欺詐學生)
總裁中了名師的毒!學員上了清華的當?
沈陽私企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并索賠10萬,北京法院前日開審此案
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師,吸引千萬身家的老總于博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總裁研修班”。但至今課程過半,這些專家學者卻無一在課堂上露面。前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華大學按照招生簡章的承諾延請名師授課,并賠償損失十萬元。本案沒有當庭宣判。
案件經過
心動 聽有名師 學費掏了3.7萬
于博是沈陽博宇有色金屬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作為一名千萬身家的私營企業老總,隨著事業的蒸蒸日上,他決定給自己“充電”。
今年初,網上的一則招生宣傳吸引了他:清華大學開辦“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招生對象為“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及其他決策層領導,政府領導”,能“使企業家了解和掌握現代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籌劃的知識與方法”。更讓于博眼前一亮的是,該班羅列的主講老師: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郎咸平等各個領域頂尖專家。
于博稱,正是這些主講教師讓他決定報名入學。今年1月14日,在繳納了3.7萬元學費后,于博成為清華大學第28期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的一名學員。
失望 課程爛 名師一個未見
總裁研修班為期一年,每兩個月教4天課。1月17日第一次上課,于博就發現,原先承諾五六十人的小班增加到一百多人,課程設計、授課案例等也都毫無章法。更讓學員們氣憤的是,上了這個研修班,經常收到以清華大學老師名義打來的電話,推銷其他課程。
對這一切,于博起初選擇了忍耐。但5月15日,課程已近半,宣稱的著名學者依舊一個未見,再加上對授課內容不滿,研修班的學員們爆發了。“師資素質低下、課程整體設計隨意改變、授課案例老舊……”于博說,這些都與招生宣傳嚴重不符,清華大學存在欺詐行為。學員們推舉于博等四人為代表,向總裁研修班的組織者、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項目中心主任張中朝老師提出交涉,要求對研修班兌現承諾。
憤怒 清華大學的課程被外包給個人?
遭到張中朝多次推諉后,學員們于5月16日找到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院長助理陳肖庚。陳肖庚說,這個總裁研修班并非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項目,而是外包給了張中朝老師。5月17日,陳肖庚代表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向總裁研修班的學員們道歉,并宣讀了一份書面答復:對授課內容與招生承諾嚴重不符的問題,盡快安排課程進行補償,并重新“聘請學界和業界有影響力的師資為學員授課”。陳肖庚同時稱,清華大學已經將總裁研修班的管理權從張中朝手中收回,交由繼續教育學院金融培訓中心主任秦寶波老師直接監管。
為此,部分學員選擇了退費退學。而于博等留下來的學員發現,學院接管后,總裁研修班的授課更加混亂。“他們請的仍然不是招生時承諾的一流學者,教授講課沒有條理性。”再次交涉未果,于博將清華大學告上法院,要求清華大學兌現招生承諾,并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十萬元。
庭審實錄
公證過的招生承諾 清華毅然否認
前日在法庭上,于博表示,清華大學嚴重違背招生承諾的欺騙行為,浪費了他的大量時間和金錢,十萬元的補償要求,只是為了懲戒清華大學的欺詐行為。
然而,面對經過公證的招生宣傳,清華大學的代理人宣稱,主講老師“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郎咸平等”這些內容,并非發布在清華大學的官方網站上,所以這些承諾不能代表清華大學。
對此,連主審法官都疑惑地問:“學員的學費是否打在清華大學的賬上?”
為證明清華校方確實知道內情,于博當庭播放了5月16日學員們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院長助理陳肖庚老師交涉時的錄像。
于博的代理人、北京海銘律師事務所鄔宏威律師表示,目前各個大學開辦的很多培訓項目非常混亂,都是以名校名師的招牌收取高額學費后,隨便糊弄學員,希望本案能夠成為一個標本。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記者分別電話聯絡了清華大學的陳肖庚老師和秦寶波老師,他們都表示,此事既然已經進了法院,就等待法律的公正裁決。
根據此文臺海論壇季建民作出時評
清華辦班掛名師“羊頭”賣的什么“肉”
季建民
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鐘朋榮……正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師,吸引千萬身家的老總于博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總裁研修班”。但至今課程將盡,這些專家學者無一在課堂上露過面。昨日下午1時,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見12月2日《成都商報》)。
清華大學好一個響當當的名牌大學,而這則招生廣告上的清華大學,非是真正的清華大學。這則打著清華虎皮的招生廣告,只不過是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給張中朝老師個人承包項目。在教育市場化的今天,清華大學是否真的到了需要用賣名維持生計的地步。
等到報名的學員開始學習時,才發現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師,不過是這則招生廣告利用的道具。學員們不僅沒有見到這些名師,這個“總裁研修班”的教學水平,更為參加學習的學員所詬病。“師資素質低下、教學班型和課程整體設計隨意改變、授課案例老舊、教員拉關系為自己做宣傳、教學服務質量低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就是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的教學水平。
清華大學這所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大學,這所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文人才、自然科學人才和治國之才的大學,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迷失了方向。這所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的大學,這樣的“厚德”卻遠不及“臉皮的厚度”。即使清華大學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把這個“總裁研修班” 項目承包給個人,難道清華大學就連一點監管的職能都不需要盡了嗎。
在“總裁研修班”的學員強烈要求下,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表示,將重新“聘請學界和業界有影響力的師資為學員授課”。陳肖庚還稱,清華大學已將研修班管理權從張中朝手中收回,交由該院金融培訓中心主任秦寶波直接監管。然而學院接管后,學員發現“總裁研修班”的授課更加混亂。
就是這樣一個騙人錢財的研修班,依然還在繼續招生。那些被其列為名師的王明夫、林毅夫、郎咸平等一流專家的名字,依然出現在新的招生簡章里。而對于目前一塌糊涂的第28期總裁研修班宣傳為“成功”、“一致好評”。中國的名牌大學不是靠優秀的師資水平吸引人,不是靠良好的教學質量來培養人,而是靠忽悠人來擴大影響。這樣的打著名師旗號的研修班,不知道他們到底賣的是什么肉?
解放網對此文發表評論
私企老總狀告清華大學招生欺詐
總裁研修班課程竟由私人承包
2008.12.08 A04版:新聞 稿件來源:報刊文摘
據《成都商報》12月2日報道,12月1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華大學按照招生簡章的承諾延請名師授課,并賠償損失十萬元。
于博是沈陽博宇有色金屬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今年初,網上的一則招生宣傳吸引了于博:清華大學開辦“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招生對象為“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及其他決策層領導,政府領導”,而主講老師則是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等一批經濟等領域的頂尖專家。這些名單讓他最后下定決心報名入學。今年1月14日,在繳納了3.7萬元學費后,于博成為清華大學第28期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的一名學員。
然而從1月17日第一次上課,于博就覺得不對勁。原先承諾五六十人的小班授課,竟然一下子增加到一百多人。且不說授課老師并非網上承諾的著名學者,連課程設計、授課案例等都毫無章法、隨意改變。
在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交涉過程中,學員們吃驚地發現,這個總裁研修班并非繼續教育學院的項目,而是外包給了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項目中心主任張中朝個人,作為個人承包項目,自然要追求利益,選擇課時費便宜的學者。交涉未果,于博憤怒地將清華大學告上法院。
于博的代理人、北京海銘律師事務所鄔宏威律師表示,目前各大學開辦的很多培訓項目非常混亂,希望本案能夠成為一個標本,“為了清華大學的名譽、為了中國繼續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為了廣大企業精英不再上當受騙。 ”
新華報業網對此文發表的評論
狀告清華“總裁研修班”拷問了什么
新華報業網 2008-12-03 12:10:16 [發表評論]
擁有千萬身家的企業老總于博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總裁研修班”,然而課程將盡,卻沒見過一位知名學者上過課。12月1日下午,北京海淀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于博要求清華大學按照招生簡章的承諾延請名師授課。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12月2日報道)
在名不符實的辦班上,清華大學做得委實不厚道。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鐘朋榮……正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師,吸引全國各地的老總們慕名而來,紛紛報名參加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卻不得不掃興而歸。原因是招生廣告上的這些專家學者無一在課堂上露過面。更讓參加者傷自尊,促使他們一咬牙一跺腳訴諸法律的是清華還一直感覺良好,將“總裁研修班”宣傳為“成功”、“一致好評”,繼續欺騙新的企業。
打官司者的話更值得注意。昨日在法庭上,于博拿出自己上千萬元的納稅憑證,作為自己十萬元的索賠金額的依據。于博表示,清華大學嚴重違背招生承諾的欺騙行為,浪費了他的大量時間和金錢,作為年銷售收入十億元集團公司的總裁,浪費一天就是給國家造成數十萬元利稅損失。那么,不禁要問,既然上一天課,要減少數十萬元國家利稅,又何必非得報名參加“總裁研修班”?這個班能為老總們帶來什么樣的“利好”?
近年來,有三撥“鍍金潮”成為公眾詬病。一撥是官員拿黨校文憑,“不必國家統考”、“不必上課”、“不必做作業”、“不必寫論文”、“不必個人掏錢”,由槍手代勞的“黨校鍍金”。一撥是國企老總“名校鍍金”,不用自己掏腰包,名師指點名校洗禮,拿了證書,身價倍增,日后的履歷上又多了一個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得酒得菜,多有面子!還有一撥是政府為民營企業老板埋單上名校鍍金。不管是哪一撥,權力滲透痕跡清晰可見,說白了,就是“權力經濟”為官員和老總往臉上貼金,它的弊端不僅僅助長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種種名校“研修班”,還可能形成惡性循環,掌握權力與掌控經濟的官員老總們坐地獨享教育資源,從而造成社會領域內更大的不平等與不平衡。
清華釣魚,愿者上鉤。期待這場狀告清華的官司能帶來警示,讓名校“總裁研修班”回歸理性,也讓老總們珍惜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安下心來學些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的真本領。 梁江濤
僑報 對此發表的文章
不見名師 老板狀告清華大學欺詐
來源于2008年12月2日僑報
【本報訊】王明夫、閻學通、彭劍鋒、林毅夫、胡鞍鋼、郎咸平、鐘朋榮……正是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師,吸引千萬身家的老總于博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的“總裁研修班”。但至今課程將盡,這些專家學者無一在課堂上露過面。
《成都商報》報道,12月1日,沈陽民企老板于博狀告清華大學以欺詐手段招生一案在北京開庭審理。于博要求清華大學按照招生簡章的承諾聘請名師授課,并賠償損失10萬元(人民幣,下同)。
于博稱,除了授課老師并非招生廣告上承諾的著名學者,這個總裁研修班的課程設計、授課案例都毫無章法、隨意改變。
學員們曾找到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院長助理陳肖庚。陳肖庚稱這個總裁研修班并非繼續教育學院的項目,而是外包給了個人。作為個人承包項目,自然要追求利益,選擇課時費便宜的學者。
本案沒有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