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原創:成都商報(清華總裁研修班被起訴令人意外)
轉載此文章網站:新浪新聞 、新民網、增城市教育局、內蒙古新聞網、華大易網、搜運網、中國消費網四川頻道、鳳凰網、國學資訊、健康寧波網、西寧市公共論壇網、酷貝網
鄧尚明:清華總裁研修班何以遭總裁起訴
作者:鄧尚明
12月1日,“清華大學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被訴案開庭。遼寧一企業老總于博稱,“總裁研修班”當初所承諾授課的林毅夫等名師未曾謀面。清華大學方答辯稱,于博所提供的招生簡章系從與清華無關網站下載,清華招生簡章沒有虛假宣傳。但報道卻說:據稱,沈陽博宇有色金屬爐料連鎖貿易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于博提供的網絡截圖是經過公證的,清華大學現在的簡章是被修改過的。
這件事情很有新聞價值,因為清華大學總裁研修班被起訴讓人感到非常意外。近一二十年來,這種形形色色的培訓班多如牛毛,但是參加者感到不滿意而起訴的案件,這可能是第一次吧。
為什么意外呢?因為大家心照不宣,這種培訓班就是“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的交易,即各有所圖,各得其所:舉辦者得到學費收益,參加者得到諸般好處。以前,這種培訓班一般都是公費消費,現在雖然有一些私營業主參加,但是多數都是抱著“鍍金”的目的去的。
于博起訴清華的理由,是廣告宣稱的講課專家,很多沒有講課。其實,以前這種情形相當普遍,舉辦方到時隨便“說明”一下即萬事大吉:專家臨時有事,不能前來授課,表示歉意云云。但以前為什么就沒人控告呢?因為這就是花公款買休閑的玩意兒,誰敢去較真呢?
現在,參加培訓班的學員成分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一部分是私營企業主,比如這位于博總裁。看來,清華沒有考慮到新情況和新問題,所以遇到起訴時還措手不及;雖然把自己網站的資料做了不誠實的修改,但是證據已經被人家復制保全了。
于博起訴清華,具有導向意義。這說明,參加培訓班的人員中,是有人希望真正學習知識的;即使是公款消費,也有人希望學到真本領,私營企業主也不完全是為了鍍金的———他們花自己的錢本來就心痛,結果卻受到了欺騙,所以就忍不住起訴了。
應該說,清華大學對這種培訓班的效果最清楚不過了。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僅一個星期時間的總裁研修班能夠學到什么東西,作為教育家的清華大學的先生們難道不清楚嗎?無非就是收取高額學費而已,一個星期學費3.7萬元,還不包括食宿費,相當于天價學費了吧。
這次起訴事件提醒那些利用培訓班斂錢的人,參加者中有人可能不是“黃蓋”,可能不愿意“白挨”。如果把這種短暫培訓班當作一次講座,最多只能收取一張“門票錢”。但是,只收取門票錢而沒有巨額實惠的培訓班,恐怕清華大學就不屑于再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