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鐵西區總工會就制定了“一線工作法”實施方案,并將活動列入全年重點工作,要求全體工會干部積極投身其中。
所謂“一線工作法”,即為:調查研究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扶貧幫困在一線、權益維護在一線、工作指導在一線、發現典型在一線。
調查研究在一線
做好“一線工作”,首先要從調查研究開始。鐵西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孫常福等主要領導帶隊,與分管干部共同分為4個工作組,深入百人以上企業、行業工會、街道及社區,采取入戶走訪、實地考察、進駐企業、座談暢言等多種形式,開展調研。
記者從鐵西區總工會了解到,今年四、五、六三個月,區總工會由主席、副主席、各部長等組成的工作組,走訪完成了全區所有13個街道、115個社區,以及30個百人以上企業,并且為了更深入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工作組對一些企業、社區反復多次走訪。
去年,鐵西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孫常福曾率領區總工會機關中層干部深入企業,到久利建材公司車間開展了“當好一天工人”基層實踐活動。今年的走訪中,孫常福再次深入了解企業和職工訴求時,得知職工們正為企業缺乏合作伙伴,遭遇發展瓶頸發愁。孫常福當場表態,要為企業聯系沈陽周邊的銷售市場,尋求合作伙伴。果然,經區總工會牽線搭橋,目前企業已經與新民市某企業簽訂了千萬元的用料合同,開拓了市場,打開了銷路。
走訪調研之外,為更好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總工會黨總支要求機關黨員干部做好“五個一”,即每個月到黨員居住地社區走訪一次,與社區一名困難勞模或困難職工結對子,每個月至少參加一次社區黨員奉獻日活動,每季度到社區上一堂黨課,每季度為社區辦一件實事,以此樹立在職黨員的良好形象。
解決問題在一線
調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開展“一線工作法”活動期間,對企業和職工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存在的問題,區總工會現場答疑解惑、協調解決;對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采取限時解決、橫向協調、信息反饋、定期回訪等方式,做到解決問題有回音、有反饋、有著落,給企業和職工群眾滿意的答復。
今年春天,在博宇股份有限公司調研時,區總工會發現,這個全國知名的金屬企業,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都十分匱乏。隨即,鐵西區總工會籌集萬元資金,幫助企業建設職工書屋,指導完善職工文化建設。目前,企業職工書屋已經成為“全國書屋”典型。同時,依據鐵西區發展北二路金谷開發區的規劃,該公司已經帶頭組建了金屬行業工會,并創建了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基地。
在走訪貴和街道祥云社區時,工作組發現社區辦公環境十分簡陋,并了解到許多基層工會干部沒有獨立的電腦等辦公設備,區總工會專門召開了黨組會議,研究決定,分三年為基層工會購買、配備電腦。
這一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基層工會干部的工作熱情,同時,工會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區總工會已籌措資金近20萬元,陸續為全區所有社區基層工會配備電腦。
扶貧幫困在一線
在走訪基層過程中,區總工會發現區工業局所屬的許多企業因多年停產、停工,導致職工失去收入來源。他們中一部分人因大病、子女就學等原因陷入生活困境。對此,區總工會研究認為:困難職工幫扶工作不應只是事后的被動救濟,而應該在事前了解職工困難,解決生活所需。隨后,鐵西區總工會籌集數萬元幫扶資金,建立了鐵西區總工會“應急幫扶基金”,變“事后解困”為“事前幫扶”。
今年9月,區總工會在社區走訪調研中,聽說了蘭蘭(化名)一家的境況。蘭蘭是鐵西區一所重點高中的高三學生,家里是社區的低保戶。蘭蘭的父親為二級精神殘疾,長年需要吃藥;母親原為農村戶口,后轉入沈陽,收入微薄。蘭蘭還有一個雙胞胎姐姐,也在讀高中。一家人靠母親的工資和低保金維持生活,十分困難。盡管如此,蘭蘭學習十分刻苦,成績優異,在重點高中連年獲得優秀學生稱號。
在走訪調研中,區總工會發現,像蘭蘭家這樣實際非常困難的非在檔困難職工家庭并不少見,孩子的學費往往是很多家庭最棘手的難題。為此,鐵西區總工會專門召開會議,決定今年擴大金秋助學范圍,將數十名非在檔困難職工家庭的初中、高中子女納入幫扶范圍。
“感謝工會的叔叔、阿姨,我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和幫助!”17歲的蘭蘭接過鐵西區總工會的助學金,感動得流下眼淚。
權益維護在一線
“一線工作法”活動開展后,鐵西區總工會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關口”前移,深入基層實實在在了解企業職代會等開展情況,了解職工工資、福利、休假、安全生產等情況,幫助和指導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促進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從今年3月開始,鐵西區在全區范圍內啟動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百日集體合同業務大培訓”行動,提高基層工會集體協商人員業務水平、談判技巧,真正做到“敢談判、會談判”。同時,創新探索出鐵西區“集體合同1+2模式”,在工資、婦女權益及勞動保護等三個方面同時開展集體協商。
工作指導在一線
今年春夏,借省、市總工會“六個專項行動”考核的契機,鐵西區總工會開展了對全區22個百人以上企業、10個行業、13個街道、115個社區的現場業務指導,夯實工會基礎工作,推動了基層工會工作的標準化建設。
7月初,鐵西區總工會來到區內一家新成立的汽車銷售企業走訪調研,發現企業正在籌建工會組織,但苦于沒有懂得工會業務的人,各項基礎工作無從下手。第二天,區總工會組織部、保障部、法律部、宣教部等6個部門的部長,帶著工作手冊、政策文件和各種申報表格,齊聚企業,現場指導,一天時間便將企業工會組建的各項工作全部梳理清楚。此后,又幫企業工會組建了文化站、幫扶站,完善了“小家”建設。
如今,該汽車銷售企業工會各項工作已經運行得有條不紊。不久前,企業一名突患白血病的職工通過工會申請救助,得到了1萬元幫扶金。
發現典型在一線
一線走訪調研過程,幫困解難的同時,區總工會也了解、收集了一大批優秀職工、工會干部的典型事跡。經過研究,今年8月,鐵西區總工會啟動了“尋找身邊最美”系列活動,通過尋找身邊最美“職工之家”(工會)、最美“娘家人”(工會主席)、最美工人(含農民工)活動,展示工會風采,弘揚勞模先進精神,激發鐵西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
目前,鐵西區總工會“尋找身邊最美”系列活動資料報送、收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鐵西區總工會將評選出20個最美“職工之家”、30名最美“娘家人”、30名最美工人,并在年底召開表彰大會,將優秀事跡編寫出書,組成報告團巡回演講,向全區廣大職工宣傳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