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會“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系列報道【2】
8月13日上午,鐵西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孫常福一行先后走訪了沈陽標榜美容美發學校、鐵西區法律援助中心和沈陽高盛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等企業,送去“勞模愛心傳遞定點單位”牌匾。這是區總工會服務基層,為職工勞模辦的又一件實事。
今年3月,鐵西區總工會下發活動方案,在全區工會系統全面啟動了“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暨“進企業、訪職工、察實情、辦實事、促和諧”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區總工會深入基層,細致調研,精心部署,開展一系列活動,在服務、幫扶、維權、勞模關愛等各個方面為職工排憂解難,取得了良好收效。
走出機關 體會職工辛苦
5月23日清晨,鐵西區委常委、區總工會主席孫常福與三名副主席及各部部長整裝待發?!敖裉煳覀內テ髽I當一天工人,就是要體驗員工的辛苦,增強服務意識,當好工會干部?!睂O常福說。
在沈陽久利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型材車間,孫常福帶領大家換上藍色工作服、戴上白手套,在員工們的初步“培訓”后,加入到型材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捆扎包裝工作中。在實踐活動中,工會干部們體驗到,車間環境雖十分整潔,但噪音較大;部分機床存在粉塵污染等有毒有害隱患。
午休時間,孫常福與員工面對面交流,心貼心溝通,深入了解職工的切實需求。其中,交流最多的就是員工的醫療、勞保、健康體檢等方面的待遇問題,就此,區總工會給員工們發放了調查問卷。
關愛典型 傾聽老勞模訴求
8月13日上午,孫常福一行先后走訪了沈陽標榜美容美發學校、鐵西區法律援助中心和沈陽高盛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等三家“勞模愛心傳遞定點單位”。設立“勞模愛心傳遞定點單位”,是鐵西區總工會服務基層、服務勞模的一項創新工作,號召全社會各階層單位,為勞模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提供優惠服務。本次共設立30個定點單位,覆蓋了商業、醫院、娛樂等各個行業。勞動模范到這些場所可享受半價甚至免費服務的優惠。
鐵西區是勞動模范的搖籃,全區工會系統在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過程中,為勞模切實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不久前,孫常福在走訪中了解到,工人村街道勞模社區的幾十位老勞模,正為社區長廊桌椅破損沒有地方乘涼發愁。隨后,孫常福召集區總工會相關部門研究解決。很快,幾套嶄新的石桌、石凳被安放在社區長廊。
今年6月18日是鐵西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合署辦公十周年的日子,區總工會以此為契機,深入開展了選樹職工道德典型活動。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在60多名候選人中,選出了10名新區優秀職工道德模范,編寫了《身邊的感動》一書,面向全區職工發放、宣傳,并舉辦了多場模范人物事跡報告會,宣講勞模精神,樹立勞模旗幟。
勞動爭議 實現零距離調解
今年4月7日,區總工會副主席陳穎一行來到啟工街道啟迪社區、七路街道開發社區、興工街道愛工社區等,指導社區建立勞動關系調解站,構建勞動爭議調解三級網絡,為職工爭權益、提訴求提供快捷渠道。
從6月5日開始,區總工會法律部全體工作人員進駐社區、企業,指導建立“勞動爭議調解QQ群”,搭建“面對面”、“零距離”勞動爭議調解平臺。6月26日,工會、街道、社區同時開通了“鐵西區網絡視頻調解QQ群”。社區、企業調解員可以直接通過QQ群向上級工會咨詢,區總工會也可以通過QQ視頻對基層調解站的調解現場進行指導,使勞動糾紛案件在第一時間能夠及時發現并得到妥善調處。
目前,區總工會利用網絡視頻這個平臺,已經為各基層工會部門在線解決勞動爭議案件12起,解答疑難問題和講解法律知識20余例,提升了區總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效率和質量。
應急幫扶 解決職工燃眉之急
今年6月初,孫常福在走訪區工業局下屬多家企業過程中得知,許多企業因停產停工,導致職工失去收入來源,尤其是部分職工因大病、子女就學等原因陷入生活困境,其中有些職工還是勞動模范。經過充分調研,區總工會提出,困難職工幫扶不應只是事后被動的救助,而應在事前解決職工的燃眉之急。因此,區總工會啟動幫扶資金6萬元,建立了“應急幫扶基金”,給予這些困難職工家庭以應急救助。6月底前,首批4.5萬元幫扶金已發放到工業局所轄企業的困難職工手中。
服務企業 滿足職工文化需求
區總工會在調研走訪中了解到,區內不少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建設明顯跟不上企業發展水平。7月初,區總工會整合工會宣傳資源,以博宇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為試點,幫助企業提煉企業文化,在職工中選樹模范典型,大大提高了企業職工文化水平,增強了工會凝聚力。
8月10日,依照職工文化建設標準,經過民主推薦、專家評審、區總工會研究決定,向首批設立的十家“鐵西區職工文化示范點”頒發牌匾。這十家單位職工文化建設各具特色,有承載著鐵西區老工業基地輝煌的工人收藏館,有記錄鐵西人生活居住地滄桑變化的工人村生活館,有弘揚勞模精神,傳承沈陽工業文化教育基地的勞模園,還有豐富職工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工人之聲”合唱團等。這十家單位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豐富了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營造了職工文化建設的氛圍,更進一步提高了職工的文化素質,促進了企業和諧發展,拓寬了工會組織服務職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