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原創: 聚友網
盤點2008十大令人驚訝的國內消息
2008年已經過去半個月了。2008發生了許多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好事也有壞事。然而,無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好話都被當政官員說盡,頌歌都被主流媒體唱完,喇叭已經吹扁,轎扛已經壓彎。筆者只想從另一個角度對2008進行一番盤點,不過筆者一介草民,所知有限,因此盤點不確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指正。
一.十大令人驚訝的國內消息
1. 所向披靡的城管。
…………
2. 八面威風的警察。
…………
3. 至高無上的領導。
…………
4. 花樣百出的“紅頭文件”。
…………
5. 與時俱進的“酒文化”。
…………
6. “株連”親人的拆遷。
…………
7. 味道變樣的“禮品”。
…………
8. 針對中國的新型“圍堵”。
…………
9.中國特色的“官員培訓”。
…………
10.沾了“雜味”的高等學府。
《成都商報》報道,沈陽博宇有色金屬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于博2008年年初在網上看到一則招生宣傳,清華大學開辦“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總裁研修班”,招生對象為“企業董事長,總經理,政府領導”,而主講老師則是一批經濟領域的有名專家,如林毅夫,胡鞍鋼等,對他很有吸引力,因此報名入學。1月14日,他交納了3萬7千元學費后,成為清華大學第28期研修班的學員。然而從1月17日第一次上課,他就感覺不對勁,原先承諾的五六十人的小班授課,竟然增加到一百多人,老師也并非網上承諾的著名學者,連課程設計,授課案例等都毫無章法,隨意改變。學員們在與學校交涉過程中發現,這個研修班并非學校的項目,而是外包給了學校繼續教育學院公司治理與資本運作項目中心主任個人。作為個人承包項目,自然要追求利潤。于博與學校交涉沒有結果。于是把清華大學告上法院。其實,這類承包在許多大學都有,也算是改革吧。11月27日《半月談》報道了另外一種情況:官員以權力謀學位,教授以學歷謀資源的“雙贏合作”,由于教授與官員有了這種“師生關系”,導師不僅可以順利拿到很多科研項目,而且可以借助官員的行政權力獲得諸多社會資源。某大學一位教授透露,因為帶了兩名官員博士生,該校一位博士生導師的兒子倍安排到某重要單位工作,博導夫婦每年都被邀請到“官員博士”所在市的國家級風景區度假,這位博導買了一套新房,兩名“學生”,一個“贊助”了裝修費用,一個贈送了一套家具和電器。回報可謂豐厚!據鄭州某高校一位副校長說,學校“無力抗拒拿文憑換利益的官員博士化”,不僅別的學校會做,而且會被“穿小鞋”。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神圣的殿堂,這里是一方純潔的土地。教師是育人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自古以來知識分子就有“不為五斗米折腰”高尚風格和情操。遠的不說,近現代史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識分子可以說是中國人民的脊粱,而學校里的知識群體更是社會中的優秀分子,也是承擔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中堅。我們的學校過去為國家和民族曾培養出多少優秀的人才!確實,知識分子是社會的精英,高等學府是知識分子產生的搖籃。而我們現在的學校中卻是:“書香與銅臭齊飛,校園共商場一色”。
二.十句令人回味無窮的領導說話
………………
評論(0) | 閱讀(9215) | 發表于
16:27
返回
盤點2008十大令人驚訝的國內消息
2008年已經過去半個月了。2008發生了許多事,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好事也有壞事。然而,無論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好話都被當政官員說盡,頌歌都被主流媒體唱完,喇叭已經吹扁,轎扛已經壓彎。筆者只想從另一個角度對2008進行一番盤點,不過筆者一介草民,所知有限,因此盤點不確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位指正。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3/27
Number of Views: 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