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原創網站:衛金桂的搜狐博客、衛金桂鳳凰博客、衛金桂新浪博客、新浪論壇
轉載此文章的網站:搜狗大話教育說吧、全民新社會陳凡塵的博客、新浪大話教育
2009-02-12 | 于博告清華是非常有價值的公共作為
于博告清華是非常有價值的公共作為
于博狀告清華大學,內舉實例若干,筆者不是當事人,不敢武斷其真偽。但是,稍微對中國大學各類培訓班有所了解的人,相信不會有人徹底否定他所舉出的事實。
于博的行為令人驚喜,起碼在以下方面具有非凡的意義。
首先,對規范辦班秩序有好處。
教育不是自由市場,承載著維護社會形象和價值標準的任務,以及社會責任感。教師的言行,學校的管理方式和導向,是保持社會健康發展的最后陣地,而當今的各種培訓班,卻經常以實際行動對其瓦解。于博所列舉的各種現象,不論他所就讀的班級是否如此,但多年來在各種教育機構程度不同地存在,確實是大學和文憑教育聲譽墮落的重要原因。如果建立不起優良的教風、學風和辦學傳統,規范辦學秩序無疑是空話。于博的反抗警示這些大學,即使在官員和老板中,依然有不怕丟臉皮和拿不到畢業證的愣頭青,做事需要適當收斂,不然就可能在社會上名譽掃地。
其次,有利于遏止高校渾水摸魚侵占公款和個人財產。
啟用不同的教育教學資源,主辦方付出的成本有很大差別。比如,不同校舍;不同職稱和學歷、名望、水平的教師;旅游參觀提成、不同的伙食標準,等等,里面頗有作弊空間。筆者雖不了解清華辦這個班時的具體情況,但就一般情況言,對于老板和官員進修班,辦班方在經濟收益方面的期望值比其他班為高,乃眾人皆知的事實。普遍認為,這類群體好面子,花公款,不在乎與不好意思在乎費用,便在招生簡章上極力描述其優勢,等到進了圈套,又盡量降低標準。許多學員高高興興進來,罵罵咧咧出去,學校得到實惠,繼續為尋找欺騙對象奔波。遏止這樣的班級,不僅利于反對學術腐敗和教育腐敗,也是保護公共和個人財產無謂流失的舉措。
第三,有利于建立法律解決教育糾紛的良好機制。
學生和學校的關系歷來不平等,培訓班的規則更是學校臨時性的霸王協定。但許多辦學機構連霸王協定也不踐行,動輒以教學管理和專業特點等需要為名,漠視或剝奪學員正當權利,使其敢怒而不敢言,無法言。比如以租不到房屋為由降低居住標準;從社會上聘請廉價老師充數;組織游山玩水和過多參觀活動提成、減少有效教學時數等,都是最普通的手段。多少年來,因為幾乎沒有于博這樣的“逆子”,辦班機構安然無恙掙錢,如今突然殺出個這樣不怕不及格;不怕扣文憑,不怕鑒定寫得不好,膽大包天跟學校過不去的,會讓清華吃驚和憤怒,別的大學應該感到僥幸:幸虧于博沒有就讀自己那里。既然于博認識到自己狀告清華具有主要的社會意義,不如繼續和清華對簿公堂,把列舉的各項作為起訴證據,將案情過程在媒體上適時公布,讓公眾評判和甄別。不論輸贏為誰,都有助于高校辦班責任和義務的清楚厘定,為雙方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提供參照。至于清華所謂的“嚴正聲明”,在筆者看來沒有任何說服力和意義,而僅僅是一面之詞。
評論(0) | 閱讀(8280) | 發表于
16:16
返回
于博告清華是非常有價值的公共作為
于博狀告清華大學,內舉實例若干,筆者不是當事人,不敢武斷其真偽。但是,稍微對中國大學各類培訓班有所了解的人,相信不會有人徹底否定他所舉出的事實。
Written By: boyu boyu
Date Posted: 2009/2/16
Number of Views: 8298
|